主要特点是热,突出表现在煤炭市场热、投资热、企业负责人头脑热。
近几年,通过超前谋划、政策促动、监管推动、市场拉动、资金带动,强力促动了办矿条件差、资金实力不强、后期投入巨大、抗险能力薄弱的煤矿企业退出煤炭开采行业硬撑着运转下去,只会是个无底洞,不如早日转型,东山再起。

徐培华的觉醒在远安和南漳不是孤例。站在已是南漳县苍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代家棚煤矿办公大楼前,徐培华眼角泛红,该煤矿不仅把前期开矿赚的钱赔进去了,还让他背了几千万元的债。如今,他又将目光投向医药健康行业,发力楚阳科技产业园。近几年,通过超前谋划、政策促动、监管推动、市场拉动、资金带动,强力促动了办矿条件差、资金实力不强、后期投入巨大、抗险能力薄弱的煤矿企业退出煤炭开采行业。远安楚园春酒厂前掌门人邓德忠早年从煤矿行业转型,接手远安县黄酒厂,慢慢将楚园春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白酒品牌。
他说,早在2006年,该县就提出二次创业行动,引导众多煤矿业主转型。远安县安监局局长肖兆俊介绍。煤炭企业要活下去,就必须改革,调整结构,提升转型,去产能。
现在,除基本生活费外还有结余。有时候,晚上他也不闲着,到网吧去当网管。通过一年半的打工生涯,使徐东红深刻感悟到:在外干活不容易,挣别人的钱更难。这样,徐东红一家生活比较困难。
行业经济持续不景气,煤炭产能严重过剩,未来3年至5年内,煤炭行业将再退出产能5亿吨、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。而对于煤矿职工而言,换个工种,换份职业,只要有决心和勇气,一定能闯出新天地。

女工徐东红在制作面包今年47岁的徐东红,原是鹤煤三矿后勤服务中心的职工,她从1986年底参加工作,在矿一干就是三十年。靠本事吃饭,凭技术挣钱。据了解,现如今王建彬一人不仅在鹤壁高铁站负责维修配电高压的工作,另外还找了一份维修电梯的工作。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只要用心学,不怕苦,肯出力,都会找到饭碗,找到致富的门路。
采访感言当前全国煤炭市场形势愈发严峻,整个行业受到强烈冲击,矿井亏损面持续扩大。开小吃店很辛苦,但他每天很开心。成立于1957年的鹤煤公司,前身是原鹤壁矿务局,经过50多年的开采,资源枯竭,部分矿井老化、生产成本高效率低、人员富余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。对于职工而言,转岗,换个工种,换份职业,只要有决心和勇气,一定能闯出新天地,让企业走出困境。
我不仅自己出来找活干,俺还为矿上退休、内养的一些人找活干,帮助他们自谋职业,增加他们的收入,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。袁胜涛一边招呼着一边给记者说。

对面是金博大购物广场。而去产能,主要的问题就是企业改革,减员,职工壮岗、创业。
记者在采访的同时,还了解到这样消息,引人关注:今年,安徽皖北煤电集团计划转岗分流职工1万人,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计划转岗分流职工2万人,山东兖矿集团提出要在3年内减员分流职工2万人主业精干、降本增效,已经成为当前煤炭企业的共识。今年3月份,他转变观念,主动申请离开煤矿,积极寻找谋生的出路。去年,由于受煤炭经济的影响,职工工资收入明显下降,辛辛苦苦干一个月,除了交三金以外,收入所剩无几。鹤煤就是咱家,它不会抛弃咱,现在家里紧了,咱就得出来找活干,帮忙减轻家里负担。虽然自己辛苦点,但还是值得的,一来可以用来还房贷,二来补贴孩子上学的费用,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。袁胜涛说,对于现状,袁胜涛并不满足,等过阵子攒点钱,我打算租个店面,到时候会找同事一起干,让更多的职工有活干,解决生活问题。
在谈到自己打工的体会时,徐东红这样对记者说。为了尽快学到技术,她还到郑州去培训学习了两个月。
一到饭点,从那来吃饭的人还真不少呢。今年1月份,徐东红兼职来到鹤壁开心巴黎蛋糕房的工厂打工,学习制作蛋糕、卖蛋糕。
王建彬:只要有技术 不愁没活干只要有手艺,有技术,肯吃苦能干,到哪里都饿不着,不愁没活儿干。王建彬凭着自己的机电维修技术,很快就找到了机电维修的工作。
只要有技术,不怕没活干。由于煤矿效益不好,企业人员富余,2015年10月份,徐东红根据矿有关规定办理了内退手续,一个月只有400元的内退生活费,他的爱人在鹤煤十矿上班,一个月只有1600元的工资。在外面打工刚开始觉得很难,慢慢就适应了,不过确实辛苦、很累。现在煤矿不景气,轮休、减员,总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。
3月份,她又找到一份工作,到鹤壁一家蛋糕店开心巴黎打工当烘焙师,负责做面包、蛋糕什么的。袁胜涛:麻辣烫小吃店 生意红红火火煤炭市场不景气,矿上效益也不好,趁自己还年轻,出去闯一闯,干一番自己的事业,自己收入增加了,也给企业减轻了负担。
每天干八个小时,加上提成每月收入达到两千三、四,顶在矿上班三个月的工资。在这种重压下,王建彬认为:与其在矿煎熬,不如到外面闯一闯,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许会有新天地。
今年四十岁的王建彬,在鹤煤三矿工作了二十多年,他下过井、挖过煤,当过机电工。为了脱困,煤炭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对职工的岗位调整或再就业。
女工徐东红:一人打三份工 勇敢闯出一片新天地生活十有八九不如意,人生就像一条路,难免有沟有坎,只要勇敢面对,再大的困难也不怕,再深的沟坎也能跨过去。一见到记者,鹤煤三矿停薪留职的职工王建彬就说出了自己的心声。现在我很满足,也很知足,俺不仅学会了不少的技术,可以在家里亲自为孩子和家人做面包、蛋糕什么的。在矿上时,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钱,勉强支撑生活。
据了解,刚满28岁的袁胜涛,原来是鹤煤十矿102队的一名团支书, 鹤煤公司出台了停薪留职管理办法,鼓励员工自主创业、自谋职业具体措施后,他就积极离开煤矿,自主创业,开了一家麻辣烫小吃店。培训回来后,徐东红在鹤壁必胜客干,每月收入小两千。
对鹤煤公司来说,要脱困首先要解决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。去年12月份,她首先在鹤壁爱之城的外企必胜客找到了一份工作,跟着师傅学做披萨、沙拉、意大利面、小吃等。
我的理想是做袁记小吃连锁店。鹤煤三矿内养职工徐东红一见到记者就侃侃而谈,道出了她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。